子宫内膜异位症需结合症状、体征及医学检查综合判断。典型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或不孕,但确诊需依赖腹腔镜检查。
一、典型症状识别:
痛经是核心症状,表现为月经期下腹坠胀痛或腰骶部酸痛,且疼痛程度随时间加重。非经期可能出现慢性盆腔隐痛,性交时深部撞击痛。约40%患者合并不孕,可能与盆腔粘连、卵巢功能异常有关。部分患者伴随排便痛、排尿痛或周期性便血,提示异位病灶侵犯肠道或膀胱。
二、体征与辅助检查:
妇科双合诊可能触及子宫后倾固定、骶韧带结节或附件区包块。超声检查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诊断率较高,可见囊壁厚、内伴细密光点。血清CA125可能轻度升高,但特异性较差。腹腔镜检查是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病灶形态并取活检。
三、需鉴别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表现为发热、脓性分泌物,抗生素治疗有效;子宫腺肌病痛经更集中于子宫区,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增厚;卵巢恶性肿瘤进展快,CA125显著升高且影像学显示实性成分。年轻患者还需排除功能性卵巢囊肿或肠易激综合征。
日常需记录月经周期与疼痛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饮食宜选择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减少红肉摄入以降低炎症反应。温热敷可缓解痉挛性疼痛,但长期症状持续或备孕困难者应及时就诊。适度瑜伽或游泳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