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女性在医学技术支持下仍可生育,但需综合评估卵巢功能、子宫状况及基础疾病风险。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可帮助解决卵子质量下降问题,但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随年龄显著上升。
一、生理条件评估:
35岁以上女性生育力呈现断崖式下降,主要因卵泡数量减少与染色体异常率增高。建议孕前完成抗穆勒氏管激素检测评估卵巢储备,同时通过宫腔镜排除子宫内膜息肉或粘连。基础疾病筛查需涵盖甲状腺功能、糖耐量试验及凝血功能,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风湿免疫科会诊。
二、技术干预方案:
对于卵巢早衰患者可采用供卵试管婴儿技术,子宫内膜薄者可尝试宫腔灌注治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能降低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病风险,但多次促排卵可能加速卵巢功能衰退。单胚胎移植策略可减少多胎妊娠带来的早产风险。
三、妊娠期风险管理:
高龄孕妇需在孕11-13周完成颈项透明层超声筛查,16周后应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妊娠20周起需密切监测血压及尿蛋白,子痫前期高危人群可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建议每月进行胎儿生长超声评估,妊娠糖尿病筛查需提前至孕24周前完成。
日常需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或孕妇瑜伽,补充含叶酸、维生素D3的复合营养素。饮食采用地中海式结构,增加深海鱼类摄入保证DHA供给,严格控制精制糖分。建立产科、营养科、心理科多学科随访体系,产后重点关注盆底肌康复与抑郁倾向筛查。对于尝试自然受孕超过6个月未果者,建议尽早就诊生殖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