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属于妊娠期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干预。
子痫前期是在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综合症。慢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子痫前期时,血压进一步升高可能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等风险。母体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等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子痫抽搐,危及母婴生命。
1、疾病监测与临床管理:
患者需每周监测血压变化及尿蛋白水平,定期评估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低于140mmHg、舒张压低于90mmHg。临床常用降压药物包括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缓释片等,需在产科及心血管科医师共同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多学科协作诊疗:
此类患者需产科、心血管内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联合管理。孕34周前发病者需评估延长孕周的可行性,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孕34周后发病者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终止妊娠时机。分娩方式选择需综合评估宫颈条件、胎儿状况及母体并发症情况。
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并采取左侧卧位休息,避免情绪波动及剧烈活动。自数胎动每日3次、每次1小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痛或胎动异常时需即刻就诊。产后仍需持续监测血压至产后12周,部分患者可能转为永久性高血压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