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长智齿属于正常现象。智齿通常在17-25岁萌出,这一阶段被称为智齿生长期,与个体颌骨发育和遗传因素相关。
智齿是人类第三磨牙,多数人共有4颗,上下颌各两颗。萌出时间因人而异,部分人可能提前至16岁或延迟至30岁。颌骨空间充足时,智齿可正常萌出并参与咀嚼功能;若颌骨发育不足,可能出现阻生或倾斜生长,导致牙龈肿痛、邻牙挤压等问题。
智齿正常萌出的表现:
智齿垂直生长且位置端正,与对颌牙形成良好咬合关系。萌出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胀痛,伴随牙龈局部红肿,通常2-3周可自行缓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有助于减轻不适。
异常情况的识别:
智齿阻生可能引发冠周炎,表现为持续剧烈疼痛、张口受限、面部肿胀或发热。X线检查可明确智齿生长角度及牙根形态。水平阻生或倒置生长的智齿需手术拔除,避免破坏邻牙牙根或形成囊肿。
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通过全景片监测智齿发育状况。日常使用含氟牙膏清洁口腔,饭后用牙线清理磨牙区食物残渣。若出现反复发炎或影响正畸治疗,可考虑预防性拔除。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维生素C和钙质,有助于维持牙周组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