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修补术是通过手术修复鼓膜穿孔的耳科治疗方法,适用于外伤性穿孔、慢性中耳炎等导致的鼓膜缺损。手术方式主要有颞肌筋膜修补法、软骨膜移植法、脂肪填塞法、内镜下修补术及激光辅助修补术五种。
1、颞肌筋膜修补法:
取患者颞肌筋膜作为移植材料,在显微镜下将筋膜贴合于穿孔边缘。该方法生物相容性好,成活率高,术后听力改善明显。需注意术后3个月内避免用力擤鼻或耳道进水,防止移植物移位。
2、软骨膜移植法:
采用耳屏或对耳轮软骨膜作为修补材料,适用于较大穿孔。软骨膜具有一定硬度,能更好维持鼓膜形态。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耳鸣,通常2-4周自行缓解。
3、脂肪填塞法:
取自体脂肪组织填塞小穿孔直径小于3毫米,操作简便创伤小。脂肪细胞可分泌生长因子促进周围上皮爬行覆盖。术后需定期清理耳道渗出液,避免感染影响愈合。
4、内镜下修补术:
通过耳内镜微创操作,减少耳道切口。特别适合儿童及耳道狭窄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但技术要求较高,需选择经验丰富的耳科医师实施。
5、激光辅助修补术:
用二氧化碳激光处理穿孔边缘刺激再生,联合生物蛋白胶固定移植物。激光可精确止血并促进创面愈合,术后感染风险较低。需注意术后避免强噪声刺激新生鼓膜。
术后应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使用防水耳塞;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至少3个月以防气压伤;均衡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如鱼类、蛋类及柑橘类水果;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移植片移位。术后1个月、3个月需复查耳内镜评估愈合情况,多数患者6个月后鼓膜可完全上皮化,听力测试显示气导阈值平均改善15-30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