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眼睑糜烂可通过局部清洁护理、抗生素眼膏、抗过敏治疗、修复角膜上皮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过敏性结膜炎、睑缘炎、干眼症或外伤。
1、局部清洁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睑缘清洁液轻柔擦拭糜烂区域,清除分泌物和痂皮。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0分钟。避免揉眼或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棉签清洁时需单向从内眦向外眦操作。
2、抗生素眼膏:
细菌感染需使用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凝胶等广谱抗菌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夫西地酸乳膏,用药前需进行分泌物培养。眼膏应涂抹于睑缘而非眼球表面,疗程一般持续7-10天。
3、抗过敏治疗:
过敏性因素导致时需联合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可短期加用氟米龙滴眼液控制炎症,但需监测眼压。同时需远离粉尘、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冷敷可缓解瘙痒症状。
4、修复角膜上皮:
合并角膜损伤时需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等促修复药物。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改善眼表微环境,夜间配合羟丙甲纤维素眼用凝胶形成保护膜。
5、手术治疗:
顽固性睑缘糜烂伴睑板腺功能障碍可考虑睑板腺热脉动治疗。瘢痕性睑内翻需行睑缘成形术,术后需持续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所有手术干预均需在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且药物无效时实施。
治疗期间需保持充足睡眠,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症状加重出现脓性分泌物或视力下降时需立即复诊,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恢复期可每日轻柔按摩睑缘促进腺体分泌,使用无香料婴儿洗发露清洁睫毛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