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等方式治疗。大肠癌通常由遗传因素、高脂低纤维饮食、慢性肠道炎症、腺瘤性息肉恶变、肥胖等原因引起。
1、手术切除:大肠癌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等。肿瘤局限于肠壁时手术治愈率可达80%,需根据肿瘤位置选择保肛或造瘘术式。术后需配合肠镜定期复查。
2、化疗辅助: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XELOX方案、FOLFOX方案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伊立替康适用于晚期患者,化疗可降低复发风险40%。治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
3、靶向治疗:西妥昔单抗针对RAS野生型患者,贝伐珠单抗抑制血管生成。联合化疗能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8-12个月,但需检测基因突变状态。皮肤痤疮样皮疹是常见副作用。
4、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MSI-H/dMMR型转移性结直肠癌,客观缓解率达50%。需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结肠炎和甲状腺功能异常。
5、放疗应用:术前放疗可使直肠癌降期,术后放疗降低局部复发率。立体定向放疗适用于寡转移灶,常规分割剂量45-50Gy。放射性肠炎需对症处理。
大肠癌患者术后需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膳食纤维。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可改善预后,造瘘患者需定期更换造口袋。定期监测CEA和肠镜,五年生存率与分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