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溶液可以用于漱口,但需严格控制浓度和使用频率。口腔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的主要作用包括杀菌消毒、辅助治疗牙龈炎、减少口腔异味、清洁创面以及美白牙齿。
1、杀菌消毒:
3%以下的低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能有效杀灭口腔内厌氧菌,适用于口腔溃疡或拔牙后预防感染。其发泡作用可清除食物残渣和坏死组织,但高浓度可能灼伤口腔黏膜。
2、牙龈炎辅助:
过氧化氢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缓解牙龈出血肿胀。临床常用1.5%浓度与生理盐水1:1稀释后含漱,每日不超过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
3、消除口臭:
通过氧化分解挥发性硫化物来中和口臭源,对烟酒、食物引起的暂时性口臭效果明显。但长期使用可能破坏口腔菌群平衡,反而加重病理性口臭。
4、创面清洁:
口腔手术后可用1%浓度冲洗创面,其产生的氧气泡能机械性清除血痂和分泌物。需注意避免吞咽,儿童及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牙齿美白:
过氧化氢的氧化漂白作用可去除牙面色素沉积,但家庭自行使用可能造成牙釉质脱矿。专业牙科美白制剂通常含6%-10%浓度,并配合防敏感成分。
使用过氧化氢漱口后建议用清水再次漱口,避免残留液体刺激黏膜。长期频繁使用可能导致舌乳头肥大、味觉异常等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口腔干燥症患者及正畸佩戴者慎用。日常口腔护理仍应以机械清洁为主,配合含氟牙膏更安全有效。若需持续使用超过7天或出现黏膜发白、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