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息肉可能由深龋未治疗、牙髓长期慢性炎症、牙齿外伤、牙髓组织异常增生、免疫反应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管治疗、拔牙术、激光治疗等方式治疗。
1、深龋未治疗:
龋齿未及时充填导致细菌侵入牙髓,引发慢性炎症刺激。牙髓组织为修复损伤会形成肉芽肿性增生,表现为粉红色息肉状突起。日常需避免冷热刺激,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龋齿。
2、慢性炎症刺激:
长期存在的牙髓炎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成纤维细胞增殖形成炎性息肉。患者常伴自发痛、咬合痛症状。需通过牙髓活力测试确诊,炎症早期可采用氢氧化钙间接盖髓保存活髓。
3、牙齿外伤史:
撞击或磨损导致的牙本质暴露会刺激牙髓防御性增生。年轻恒牙因血供丰富更易发生,临床可见穿髓孔处息肉膨出。建议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外伤后需即刻进行牙髓状态评估。
4、牙髓组织异常:
可能与牙髓干细胞异常分化有关,病理检查可见纤维血管组织伴炎性细胞浸润。通常表现为无痛性牙龈肿块,需与牙周息肉鉴别。确诊后需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5、免疫应答失衡:
局部免疫细胞过度释放IL-6、TNF-α等细胞因子,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此类患者往往伴全身免疫疾病史,治疗需联合使用地塞米松等免疫调节药物控制炎症反应。
日常护理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两次。饮食避免过硬过黏食物减少牙齿负荷,推荐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西兰花等促进牙龈健康。出现持续牙痛或牙龈肿胀症状应及时进行口腔专科检查,根管治疗失败病例需考虑显微根尖手术或意向性再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