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胃癌是一种什么疾病

发布时间:2025-05-21 14:55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主要病理类型为腺癌,早期症状隐匿,晚期可能出现上腹痛、消瘦、呕血等表现。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

1、病因机制:

胃癌发病机制复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明确的致病因素,其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长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摄入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亚硝酸盐类物质在胃内转化为致癌物。吸烟和酗酒会协同损伤胃黏膜,EB病毒感染、胃息肉恶变及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综合征也是明确诱因。

2、病理分型:

根据Lauren分型可分为肠型和弥漫型,肠型胃癌多与幽门螺杆菌相关,呈膨胀性生长;弥漫型胃癌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转移。组织学上以管状腺癌最常见,其他包括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等特殊类型,不同分型预后差异显著。

3、临床表现:

早期常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进展期可出现持续性上腹痛、餐后饱胀、黑便等症状。贲门癌可能以吞咽困难为首发表现,胃窦癌易引起幽门梗阻。晚期患者多见恶病质体征,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可能触及Virchow淋巴结。

4、诊断方法:

胃镜检查是确诊金标准,可直观观察病变并取活检。增强CT能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分期最准确。肿瘤标志物CA72-4、CEA等辅助监测病情,基因检测对遗传性胃癌诊断有重要意义。

5、治疗原则:

早期胃癌可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展期需根治性手术配合淋巴结清扫。化疗方案常用氟尿嘧啶类联合铂类,HER2阳性患者可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对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胃癌效果显著,放疗多用于姑息止痛。

胃癌预防需定期筛查高危人群,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39%发病风险。日常应控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克,多食用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C。戒烟限酒、规律三餐、避免烫食等都有助保护胃黏膜。40岁以上出现持续上腹不适建议及时胃镜检查,胃癌家族史者应提前至35岁开始筛查。术后患者需少量多餐,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定期复查监测复发迹象。

上一篇:一大笑就尿失禁怎么办 下一篇:抽血后几天手臂上有一大片淤青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