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可通过冷敷护理、保湿修复、避免刺激、局部用药、口服抗组胺药等方式缓解。白醋并非推荐治疗方案,其酸性可能破坏皮肤屏障。
1、冷敷护理:
急性期渗出性皮损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硼酸具有弱抗菌作用。棉片浸透药液后贴敷患处,避免用力摩擦。
2、保湿修复:
选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如丝塔芙致润保湿霜、雅漾三重修护霜。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每日至少2次。神经酰胺能补充细胞间脂质,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功能。
3、避免刺激:
避免接触羊毛织物、化纤衣物等粗糙材质。洗涤时选用无香料洗衣液,水温控制在37℃以下。过度搔抓会导致苔藓样变,可佩戴棉质手套减少机械性刺激。
4、局部用药:
中重度湿疹选用0.1%他克莫司软膏、0.03%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激素类药物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短期控制,面部及褶皱部位避免强效激素。
5、口服药物: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可缓解夜间瘙痒。严重泛发性湿疹需短期口服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适用于顽固性病例。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湿疹患者宜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饮食避免已知过敏原,可尝试低组胺饮食。适度游泳有助于皮肤水合,但需及时冲洗氯残留。长期管理需建立个体化护肤方案,每周使用润肤剂不少于200g。合并细菌感染时表现为脓疱、结痂,需就医进行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使用。病程超过2周或皮损面积大于10个手掌大小建议皮肤科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