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萎缩性胃炎有传染性吗

发布时间:2025-05-25 05:47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萎缩性胃炎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可能由具有传染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长期胆汁反流、药物刺激、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细菌可通过共用餐具、接吻等途径传播,具有传染性。感染后会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2、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胃炎属于特殊类型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产生攻击胃壁细胞的抗体,导致胃黏膜萎缩。这种情况与遗传易感性相关,属于非传染性疾病过程,需通过免疫调节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3、胆汁反流:

长期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内,胆汁酸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化学性胃炎并逐渐发展为萎缩性改变。这种机械性因素导致的病变无传染性,可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缓解。

4、药物刺激: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削弱黏膜防御功能,最终可能导致药物性萎缩性胃炎。此类药物引起的胃黏膜损伤不会传染他人,调整用药方案是关键。

5、年龄因素:

老年性萎缩是胃黏膜退行性改变的自然过程,60岁以上人群胃黏膜逐渐变薄、腺体减少。这种生理性萎缩进展缓慢,与传染性疾病无关,需注意与病理性萎缩鉴别,定期胃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日常需注意分餐制以避免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粥、蒸鱼等,避免辛辣刺激和腌制食品。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助于改善胃黏膜营养状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复查,及时发现可能的癌前病变,胃蛋白酶原检测可作为无创筛查手段。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督促家庭成员共同检测,实现彻底根治。

上一篇:头顶痛吃什么药好 下一篇:过敏后需要住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