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完牙后隐隐约约牙疼可能由充填体过高、牙髓敏感、继发龋齿、邻接关系异常、牙周组织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磨咬合、脱敏治疗、重新充填、修复邻面接触、牙周基础治疗等方式缓解。
1、充填体过高:
充填材料未完全抛光或形态不当可能导致咬合早接触,咀嚼时局部压力增大刺激牙周膜。表现为咬合时钝痛,叩诊有不适感。需使用咬合纸检查高点后调磨抛光,通常1-2次就诊可缓解。
2、牙髓敏感:
深龋备洞过程中机械刺激或材料导热性可能引发牙髓一过性充血。冷热刺激诱发短暂锐痛,无自发痛史。采用含氟化物的脱敏牙膏配合钾离子牙膏交替使用,避免极端温度饮食。
3、继发龋齿:
原有龋坏组织未彻底清除或边缘微渗漏导致细菌再感染。疼痛呈持续性加重,探诊边缘有缺损。需去除旧充填体后重新酸蚀粘接,复合树脂充填时建议使用流体树脂垫底。
4、邻接关系异常:
充填体邻面突度不足可能嵌塞食物,过度突度则压迫龈乳头。伴随牙龈出血和邻面龋风险。通过牙线检查接触紧密度,必要时使用成形片系统重塑邻面轮廓。
5、牙周组织炎症:
备洞时产热或化学刺激可能引发局部牙周膜反应。表现为叩诊不适和咀嚼无力,可能伴有牙龈红肿。采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配合超声洁治消除刺激因素。
术后两周内建议避免咀嚼硬物,每日使用冲牙器清洁邻间隙,定期复查咬合状况。含钙磷再矿化凝胶可促进牙体修复,适度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若出现夜间自发痛或肿胀需立即就诊排除牙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