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B超可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辅助诊断手段,需结合激素检查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影像学特征:
腹部B超可观察到卵巢体积增大>10ml、单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量≥12个,呈"珍珠项链"样排列。这些典型表现需在月经周期第3-5天检查,但受腹部脂肪厚度及肠道气体干扰,准确率低于阴道B超。
2、激素水平关联:
约75%患者伴随血清睾酮升高,LH/FSH比值≥2。B超发现多囊样改变时,需同步检测抗苗勒管激素AMH及游离雄激素指数FAI,AMH水平常>4.5ng/ml。
3、临床表现验证:
月经稀发每年<8次或闭经、痤疮、多毛等高雄激素表现是重要诊断依据。B超提示多囊样卵巢但无临床症状者,可能仅为卵巢多囊样改变PCOM,不符合诊断标准。
4、鉴别诊断要点:
需排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肾上腺CT、甲状腺功能检查可辅助鉴别。B超发现卵巢囊肿直径>10mm时,需警惕卵泡膜细胞增殖症。
5、检查方式选择:
经阴道B超分辨率更高,尤其适合肥胖患者。未婚女性可选择经直肠B超,图像质量优于腹部B超。三维超声能更准确计算卵巢体积及窦卵泡计数。
日常建议低升糖指数饮食如燕麦、藜麦,配合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监测基础体温可评估排卵情况,体脂率控制在18-24%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出现持续月经紊乱或备孕困难时,建议妇科内分泌科就诊进行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