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松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训练、阴道哑铃锻炼、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妊娠分娩、年龄增长、慢性腹压增高、激素水平下降、盆底手术创伤等因素引起。
通过有节律地收缩放松盆底肌群增强肌力,每日3组每组10-15次收缩,持续6-8周可见改善。重点训练慢肌纤维控制能力,排尿时中断尿流可辅助定位肌肉群。需避免腹部代偿发力影响效果。
采用低频电流刺激盆底神经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肌纤维募集。需专业设备配合阴道电极使用,每周2-3次,12次为疗程。对神经损伤型松弛效果显著,但急性炎症期禁用。
通过压力传感器可视化指导收缩力度,纠正错误发力模式。配合呼吸训练协调腹压与盆底活动,准确率可达85%。适用于难以自主定位肌群者,需连续治疗15-20次。
从20g锥形哑铃开始渐进负重,利用重力反馈强化本体感觉。每日站立行走15分钟,逐步升级至70g重量。需注意清洁消毒,避免经期和使用润滑剂时操作。
重度脱垂需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或骶棘韧带固定术,术后6周禁止负重。可能与盆底筋膜断裂、结缔组织薄弱有关,常伴随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需联合围手术期康复训练。
建议每日摄入30g乳清蛋白促进肌肉合成,游泳和瑜伽可改善核心稳定性,使用环形子宫托辅助承托器官。避免长期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行为,雌激素软膏局部应用对绝经后患者有益。持续3个月无效或出现直肠膨出需妇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