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营养不良可能由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碍、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遗传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1、饮食不均衡:
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或铁锌等微量元素会导致甲板变薄、易碎。素食者或极端节食人群需增加豆类、坚果、深色蔬菜摄入,动物肝脏每周食用1-2次可改善甲床供血。
2、消化吸收障碍:
慢性胃炎、乳糜泻等疾病影响营养吸收时,甲板会出现纵嵴或匙状甲。建议进行胃肠镜检查,确诊后采用低麸质饮食配合胰酶补充剂,同时监测血清铁蛋白和维生素B12水平。
3、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与甲营养不良有关,通常伴随甲生长缓慢、甲剥离等症状。控制原发病是关键,如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甲减患者需定期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
4、药物副作用:
化疗药物、维A酸类药物可能抑制甲母质细胞分裂,导致博氏线或甲剥离。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可局部涂抹尿素软膏保护甲板,必要时口服生物素补充剂促进甲再生。
5、遗传代谢异常:
先天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Menkes综合征等遗传病会造成甲发育异常,这类患者甲床常呈现蓝灰色,伴有毛发卷曲。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采用铜螯合剂或定期输注血浆治疗。
日常可食用三文鱼、鸡蛋、菠菜等富含生物素的食物,避免频繁美甲或接触化学溶剂。进行30分钟手部按摩能促进甲周血液循环,若甲改变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随全身症状,需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和甲母质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