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前置属于妊娠期异常现象,需根据具体类型评估风险。胎盘前置主要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和低置胎盘四种类型,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风险最高,可能引发产前出血、早产等并发症。
1、完全性前置胎盘:
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属于高危妊娠并发症。孕中晚期可能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出血量多时可危及母婴安全。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必要时住院观察。分娩时需选择剖宫产。
2、部分性前置胎盘:
胎盘部分覆盖宫颈内口,出血风险较完全性前置胎盘低。可能出现间断性阴道出血,伴随宫缩时出血加重。建议减少活动量,避免性生活,定期超声监测胎盘位置变化。根据出血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3、边缘性前置胎盘:
胎盘边缘达宫颈内口但未覆盖,相对风险较低。多数孕妇可维持至足月,部分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需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站立,密切观察出血情况。部分边缘性前置胎盘在孕晚期可能上移变为正常位置。
4、低置胎盘:
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小于2厘米但未达内口,早期妊娠较常见。随着子宫增大,约90%低置胎盘可上移至正常位置。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定期产检复查胎盘位置。多数不影响自然分娩。
5、胎盘植入风险: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时危险系数显著增加。既往剖宫产史、宫腔操作史是主要危险因素,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需通过MRI明确植入深度,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分娩方案,提前备血并做好子宫切除预案。
胎盘前置孕妇应保持左侧卧位休息,每日摄入足量蛋白质和铁剂预防贫血,避免便秘增加腹压。出现阴道出血立即就医,孕28周后建议提前准备待产包。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选择有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妊娠状态。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活动强度,禁止性生活及盆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