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戴牙套的十大伤害

发布时间:2025-05-22 06:51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戴牙套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牙根吸收、口腔溃疡、牙釉质脱矿、颞下颌关节不适等常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与正畸过程中的机械力作用、口腔卫生维护不足、个体适应性差异等因素相关。

1、牙齿松动:

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需突破牙周膜纤维的生理限制,暂时性松动属于正常现象。牙齿受持续矫治力作用时,牙槽骨发生吸收与重建,可能导致牙齿活动度增加。通常矫治结束后3-6个月可逐渐稳固,但存在极少数不可逆松动的风险。建议避免啃咬硬物,定期复查牙周状况。

2、牙根吸收:

约30%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牙根短缩,与矫治力大小、疗程长短直接相关。机械力刺激可能引发破牙骨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牙根外吸收。数字化矫治方案可降低该风险,严重吸收需终止正畸并采取牙体固定措施。治疗前需通过锥形束CT评估牙根形态。

3、口腔溃疡:

托槽、弓丝等装置摩擦黏膜可引发创伤性溃疡,常见于矫治初期。自锁托槽系统可减少黏膜刺激,使用正畸保护蜡覆盖尖锐部位能有效预防。溃疡期间可用含表皮生长因子的口腔凝胶促进愈合,一般1-2周可自行缓解。

4、牙釉质脱矿:

托槽周边清洁困难易致菌斑堆积,酸性环境导致釉质白垩斑。采用含氟正畸专用牙膏配合牙缝刷清洁,每季度接受专业涂氟处理。脱矿严重者需进行渗透树脂治疗,矫治结束后的牙齿再矿化过程通常需6-12个月。

5、关节不适:

咬合关系改变可能暂时影响颞下颌关节负荷,表现为张口弹响或咀嚼酸痛。功能性矫治器使用者更易发生,通过咬合板调整、关节区热敷可缓解。持续症状需联合口腔颌面外科会诊,排除关节盘移位等器质性病变。

正畸期间应保持每日三次使用冲牙器及牙间刷清洁,避免碳酸饮料及高糖饮食。选择软毛正畸牙刷配合单束刷重点清洁托槽周边,定期进行专业洁治。矫治结束后需严格佩戴保持器,前半年全天佩戴,之后逐步过渡至夜间佩戴,总保持时间建议不少于矫治周期的1.5倍。出现持续疼痛、托槽脱落等情况应及时复诊,不建议自行调整矫治装置。

上一篇:带状疱疹神经受损恢复的10个征兆 下一篇:越吃越聪明的10种零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