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什么叫低密度脂蛋白

发布时间:2025-04-21 09:21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液中运输胆固醇的脂蛋白颗粒,其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密切相关。

1、脂质运输:

低密度脂蛋白由肝脏合成,核心成分为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外层包裹载脂蛋白B-100。其功能是将内源性胆固醇从肝脏输送至外周组织,当血管内皮受损时易沉积于动脉壁。

2、健康风险: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超过3.4mmol/L属于异常,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相关。血管壁沉积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会诱发慢性炎症反应,形成动脉斑块。

3、检测指标:

临床通过血脂四项检查评估水平,理想值应低于2.6mmol/L。糖尿病、肥胖人群需每3-6个月监测,检测前需保持12小时空腹状态以避免饮食干扰。

4、影响因素:

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获得性因素包括高饱和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酒精摄入过量也会干扰其代谢清除。

5、调控方式:

膳食中增加燕麦、深海鱼类等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药物治疗可选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或依折麦布,严重病例需考虑LDL血浆置换术。

控制低密度脂蛋白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方案,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保持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运动。烹饪选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脂,限制红肉摄入每周不超过500克,定期监测血脂变化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上一篇:老人晚上失眠吃哪些药 下一篇:大烟膏子配酒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