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可通过典型症状和医学检查确诊。
一、典型症状判断:
早期沙眼表现为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睑结膜出现滤泡增生和乳头肥大。病情进展后可见角膜血管翳从上缘向下生长,严重者出现睑内翻倒睫,导致角膜混浊影响视力。患者常伴有黏脓性分泌物,晨起时上下睑缘常被分泌物粘合。
二、专业医学检查:
眼科医生会通过裂隙灯检查结膜特征性改变,包括上睑结膜血管模糊、滤泡形成及瘢痕化。实验室诊断需取结膜刮片进行吉姆萨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沙眼衣原体包涵体即可确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衣原体DNA具有更高敏感性,适用于不典型病例。
三、鉴别诊断要点:
需与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相区分。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呈黄绿色脓性,病毒性结膜炎常见结膜下出血点。过敏性结膜炎以剧烈瘙痒为主,无滤泡增生。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好发于青少年,上睑结膜可见铺路石样乳头增生。
预防沙眼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毛巾脸盆。日常用流动水洗脸,接触眼睛前彻底洗手。出现持续眼红、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诊,避免揉眼防止交叉感染。治疗期间保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A,如胡萝卜、猪肝等有助于角膜修复。集体生活场所需做好毛巾煮沸消毒等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