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以治好吗

发布时间:2025-04-24 08:47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通过控制血糖、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抗VEGF药物注射、定期眼科检查等方式干预。该病由长期高血糖、微血管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视力模糊、飞蚊症、视野缺损、黄斑水肿等症状。

1、控制血糖:

严格管理血糖水平是延缓病变进展的核心措施。通过饮食调整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血糖稳定可降低视网膜血管渗透性损伤风险。

2、激光治疗:

针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或黄斑水肿,采用局部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全视网膜光凝术可抑制缺血区域血管增生。激光治疗需分3-4次完成,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玻璃体出血。

3、玻璃体切除:

当出现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时,需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眼内激光。术中可能注入硅油或气体维持视网膜复位,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2-4周,定期复查眼压及视网膜复位情况。

4、抗VEGF治疗: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等药物,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轻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每月注射1次连续3-6个月,需监测眼压和感染迹象,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疗效

5、定期筛查:

1型糖尿病患者确诊5年内需首次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即应筛查。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荧光血管造影,早期发现无灌注区或微动脉瘤。合并高血压或肾病者需缩短至每3个月随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防治需综合代谢管理与眼科干预。每日摄入深色蔬菜200克以上,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藜麦;坚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严格戒烟限酒;使用血糖仪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出现突然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需立即急诊处理,晚期病变视力损害常不可逆,早期干预可保留有用视功能。

上一篇:肉芽肿性唇炎患者吃哪些食物好 下一篇:蛇胆川贝液小孩能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