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困却睡不着可能由昼夜节律紊乱、心理压力过大、睡前过度兴奋、咖啡因摄入过量、慢性疼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放松训练、改善睡眠环境、限制刺激性物质、治疗基础疾病等方式缓解。
1、昼夜节律紊乱:
生物钟失调会导致困意与入睡时间不匹配,常见于频繁倒班、跨时区旅行或长期熬夜人群。建议固定起床时间,白天接触自然光30分钟,避免午睡超过20分钟。
2、心理压力过大: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身体处于警觉状态。练习腹式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或正念冥想,睡前写情绪日记有助于释放压力。
3、睡前过度兴奋:
夜间使用电子设备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剧烈运动升高核心体温。睡前一小时停止使用手机,改为阅读纸质书,用温水泡脚促进体温下降。
4、咖啡因摄入过量:
咖啡因半衰期约5小时,敏感人群下午饮用咖啡奶茶可能影响入睡。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400mg,午后改饮菊花茶、酸枣仁茶等安神饮品。
5、慢性疼痛干扰:
可能与关节炎、偏头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夜间加重等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可短期缓解疼痛,长期需治疗原发病。
建立规律的就寝程序,卧室保持18-22℃适宜温度,选择荞麦枕等支撑性寝具。晚餐避免高脂辛辣食物,适量食用小米粥、香蕉等含色氨酸食物。白天进行快走、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睡前4小时避免剧烈活动。持续两周未改善需排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