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授精是一种辅助生殖技术,通过非性交方式将处理后的精子直接送入女性生殖道内,帮助受孕。主要适用于男性不育、宫颈因素不孕或不明原因不孕等情况。
1、技术原理:
人工授精的核心是优化精子质量并缩短其与卵子相遇的距离。医生会通过精液洗涤技术去除精浆中的炎症因子和杂质,筛选出活力强的精子,在女性排卵期前后通过导管注入宫腔或宫颈管。这种技术模拟自然受孕过程,但突破了精子运输的生理障碍。
2、适用人群:
男性轻度少弱精症、性功能障碍患者是主要适应人群。女性需至少有一侧输卵管通畅,常见适应证包括宫颈黏液异常、阴道痉挛、抗精子抗体阳性等免疫因素。对于长期未孕但检查无异常的夫妇,也可尝试3-6个周期的人工授精。
3、操作流程:
完整周期包含排卵监测、精液处理和授精三个环节。月经周期第2-3天开始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当主导卵泡达18-20毫米时注射破卵针。男方需禁欲2-7天,通过手淫取精后实验室进行梯度离心处理,优选精子在36小时内通过软管注入宫腔,整个过程约10分钟无痛完成。
4、成功率:
单周期妊娠率约15%-20%,累计3个周期可达30%-40%。年龄是关键影响因素,35岁以下女性成功率较高。子宫内膜厚度在8-14毫米时更易着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先调整激素水平。部分患者会配合使用克罗米芬等促排卵药物提高卵泡数量。
5、风险控制:
严格筛查遗传病和传染病是必要前提。可能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表现为腹胀、恶心,重度者需住院治疗。多胎妊娠率约8%-10%,可通过单胚胎移植降低风险。术后建议卧床休息30分钟,2周后验孕,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
实施人工授精前需完善输卵管造影、精液分析等基础检查。周期中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摄入富含叶酸和锌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牡蛎等。可配合适度有氧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避免过度焦虑。若3-6个周期未孕,需重新评估是否转为试管婴儿技术。整个过程中心理支持尤为重要,夫妻双方应共同参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