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方案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适用性取决于妊娠周数、健康状况及药物禁忌症,需通过超声确认宫内妊娠后由专业医师开具处方。
1、米非司酮:
作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通过阻断孕酮活性使蜕膜组织坏死。该药物需空腹服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下腹痛及阴道出血,服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和出血量。
2、米索前列醇:
前列腺素类药物可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胚胎排出,通常在米非司酮服用后24-48小时使用。可能出现寒战、发热等类流感症状,严重过敏反应或大出血需立即就医。
3、用药禁忌:
异位妊娠、肾上腺疾病、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禁用。青光眼、哮喘、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评估风险,带节育器妊娠或贫血患者需特别谨慎。
4、医疗监护:
用药后需留院观察4-6小时,确认妊娠组织完全排出。两周后复查超声,流产失败或不全流产需及时清宫,持续出血超过15天需排除感染。
5、后续管理:
流产后应避孕3-6个月,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大量出血需急诊处理,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终止妊娠后的情绪波动。
药物流产存在10%失败率及大出血风险,绝对禁止自行购药使用。流产后需卧床休息3天,1个月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每日监测体温预防感染。饮食应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更换卫生用品,术后阴道出血量超过月经峰值或持续3周未净需返诊。医疗机构应提供避孕指导,推荐使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帮助子宫内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