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清鼻涕可选用抗组胺药、减充血剂或中成药,常见药物有氯雷他定、伪麻黄碱、感冒清热颗粒等,具体用药需结合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
1、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能缓解鼻腔黏膜过敏反应,减少清鼻涕分泌。这类药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合并感冒的情况,可能引起轻度嗜睡,服药期间需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
2、减充血剂:
伪麻黄碱能收缩鼻腔血管,快速缓解鼻塞和流涕症状。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长期使用可能引发反弹性鼻充血。高血压患者慎用,可能引起血压波动。
3、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适用于伴随发热、头痛的感冒症状。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叠加使用。
4、中成药:
感冒清热颗粒或荆防颗粒具有疏风散寒功效,适用于风寒型感冒引起的清涕。中药制剂需辨证使用,风寒感冒多见畏寒、无汗等症状,风热感冒则不宜使用。
5、鼻腔护理: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物理清除分泌物,改善黏膜纤毛功能。配合药物治疗能缩短病程,每日2-3次冲洗安全有效,尤其适合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
感冒期间建议每日饮用1.5-2升温水,保持室内湿度50%-60%,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脓性鼻涕、耳痛等表现时需及时就医,警惕细菌性鼻窦炎等并发症。恢复期可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抵抗力,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