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部位出现痘痘样皮损可能与毛囊炎、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皮脂腺异位症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形态特征及伴随症状鉴别诊断。
1、毛囊炎:
细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红色丘疹,中心可有脓头,伴局部触痛。多因局部清洁不足、衣物摩擦或剃毛损伤导致。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避免挤压。
2、传染性软疣:
由痘病毒引起的珍珠样半球形丘疹,中央有脐凹,无痛痒感。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可通过冷冻治疗或刮除术去除,需同时消毒贴身衣物。
3、尖锐湿疣:
HPV感染导致的菜花状赘生物,表面粗糙易出血。与不洁性接触相关,具有强传染性。临床采用鬼臼毒素酊局部涂抹,或选择激光、电灼等物理治疗,需伴侣同步筛查。
4、生殖器疱疹:
HSV-2病毒感染引发群集性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伴灼痛感。复发与免疫力下降有关。口服阿昔洛韦可缩短病程,局部使用喷昔洛韦乳膏缓解症状。
5、皮脂腺异位症:
淡黄色颗粒状丘疹,无自觉症状,是皮脂腺的生理性变异。好发于阴茎、阴唇黏膜,无需特殊处理,避免过度清洁刺激。
日常需选择纯棉透气内衣,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刺激患处。性传播疾病患者应暂停性生活直至痊愈,伴侣需同步接受检查。饮食注意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皮损持续增大、溃烂或伴随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皮肤科就诊,通过醋酸白试验、PCR检测等手段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