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胃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常见征兆包括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恶心呕吐、黑便、吞咽困难、腹部肿块、贫血、疲劳及频繁饱胀感。胃癌的早期发现对预后至关重要,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
1、上腹隐痛:
早期胃癌常表现为间歇性上腹部隐痛或不适感,疼痛多与进食无关,易被误认为胃炎。随着肿瘤生长,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并持续存在。这种疼痛通常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部分患者描述为“烧灼感”或“压迫感”。
2、食欲减退:
约60%的胃癌患者会出现明显食欲下降,尤其对肉类食物产生厌恶感。这是由于肿瘤分泌的毒性物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或胃蠕动功能受损导致早饱现象。长期食欲不振往往伴随体重明显减轻。
3、体重下降:
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需高度警惕。胃癌导致的体重下降与营养吸收障碍、代谢亢进及进食减少有关。这种消瘦通常进展较快,且常规饮食调节难以改善。
4、恶心呕吐:
贲门部肿瘤可引起进食后呕吐,幽门区肿瘤则可能导致胃内容物潴留引发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隔夜食物或咖啡样物质,提示可能存在出血。持续性呕吐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
5、黑便:
肿瘤溃烂出血时,血液在消化道内氧化形成黑色柏油样便医学称“黑便”。每日出血量超过50ml即可出现此症状。某些药物或食物也可能导致大便颜色改变,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6、吞咽困难:
当肿瘤位于贲门部时,可能压迫食管下端导致进行性吞咽困难。初期表现为吞咽固体食物受阻,逐渐发展为连流质饮食也难以咽下。此症状需与食管癌进行鉴别诊断。
7、腹部肿块:
进展期胃癌患者可在上腹部触及质硬、表面不规则的肿块,多位于剑突下或脐周。肿块通常固定不移动,按压时可能有压痛。出现可触及肿块往往提示肿瘤已较大或存在周围组织浸润。
8、贫血:
慢性隐性出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减小。胃癌相关贫血通常对铁剂治疗效果有限,需要病因治疗才能改善。
9、疲劳:
与肿瘤消耗、营养不良及贫血相关的持续性疲劳是常见症状。这种疲劳感休息后难以缓解,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伴随症状。
10、频繁饱胀感:
胃蠕动功能受损导致餐后饱胀感持续数小时,即使少量进食也感觉胃部胀满。可能伴有嗳气、反酸等不适。这种症状在餐后平卧时可能加重,服用促胃动力药物效果有限。
预防胃癌需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减少腌制、熏烤及高盐食品摄入,增加新鲜蔬果比例。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者。出现消化道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不缓解时,应及时就诊消化内科,通过胃镜、病理活检等明确诊断。早期胃癌经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切勿因症状轻微而延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