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小血管炎的症状可能表现为皮肤紫癜、丘疹、溃疡、结节、坏死等,通常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感染、药物过敏等因素有关。
1、皮肤紫癜:
皮肤紫癜是皮肤小血管炎的典型表现,多出现在下肢,呈现为红色或紫色斑点,按压不褪色。紫癜的形成与血管壁炎症导致红细胞外渗有关。患者可能伴随轻度瘙痒或疼痛,需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2、丘疹与红斑:
皮肤小血管炎可引发红色丘疹或斑块,常见于四肢和躯干。这些皮损可能略微隆起,边界清晰,部分患者伴随局部发热感。丘疹的形成与毛细血管炎症反应相关,需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系统症状。
3、皮肤溃疡: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皮肤溃疡,表现为表皮缺损伴渗出或结痂。溃疡多发生于血管炎持续活动区域,愈合缓慢且易留色素沉着。溃疡面需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外用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4、皮下结节:
部分患者可在小腿前侧触及质硬皮下结节,直径约1-2厘米,与真皮深层血管炎相关。结节可能持续数周,消退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结节通常压痛明显,需与脂膜炎等疾病鉴别。
5、皮肤坏死:
极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坏死,表现为黑色焦痂或深在性溃疡。坏死多因小血管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缺血,常见于踝关节周围。这类皮损愈合困难,往往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
皮肤小血管炎患者需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避免长时间站立加重下肢症状。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血管修复。适度进行游泳或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皮损加重。定期监测尿液和肾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系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