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宝宝得奶瓶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5-05-24 16:22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奶瓶龋又称婴幼儿龋主要由长期含奶瓶入睡、高糖饮食、口腔清洁不足、牙釉质发育不全及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

1、含奶瓶入睡:

夜间持续含奶瓶会导致乳汁或配方奶中的糖分长时间滞留口腔,为致龋菌如变形链球菌提供繁殖环境。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无法有效中和酸性物质,加速牙釉质脱矿。建议戒除奶睡习惯,睡前用温水清洁口腔。

2、高糖饮食:

频繁喂养含糖饮品如果汁、蜂蜜水或甜味奶粉,会提高口腔酸度。糖分被细菌分解后产生酸性代谢物,腐蚀乳牙表面。应避免在两餐间添加甜食,选择无糖安抚奶嘴,1岁后逐步过渡到饮水杯。

3、口腔清洁不足:

未及时清理牙面奶渍或牙菌斑,致龋菌易在牙齿沟窝处定植。乳牙矿化程度低,龋坏进展快。家长需在萌出第一颗乳牙后即用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每日至少2次。

4、牙釉质发育不全:

孕期营养不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可能影响乳牙釉质形成,导致牙齿抗龋能力下降。这类患儿需更严格限制糖分摄入,并定期进行氟化物涂布等专业防护。

5、细菌垂直传播:

照顾者通过共用餐具、亲吻等方式将口腔中的致龋菌传染给婴幼儿。建议家长治疗自身龋齿,避免用嘴试温食物,减少唾液接触机会。

预防奶瓶龋需建立科学喂养习惯:6个月后减少夜间喂养次数,1岁前戒除奶瓶;选择含氟牙膏米粒大小帮助刷牙;定期用牙线清洁牙缝;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对于已出现白垩色斑块或龋洞的患儿,需及时进行氟化氨银治疗或树脂充填,避免感染波及恒牙胚。哺乳期母亲需保持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以促进婴幼儿牙齿健康发育。

上一篇:糖尿病人吃什么面粉 下一篇:长期用烟酰胺的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