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硬化患者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及个体差异综合选择。
1、降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延缓动脉斑块进展。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发挥作用,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对于他汀不耐受者,可考虑依折麦布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2、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是基础用药。氯吡格雷常用于支架术后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强抗栓效果。用药期间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
3、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绞痛症状。这类药物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尤其适合合并高血压或心肌梗死后患者。哮喘患者需谨慎使用。
4、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ACEI类药物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心室重构。对于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具有器官保护作用。用药初期需监测血钾及肾功能。
5、钙通道阻滞剂:
氨氯地平、非洛地平适用于合并高血压的冠状动脉硬化患者,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时需注意心率血压变化,地尔硫䓬类更适合血管痉挛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硬化患者需长期规律用药,配合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定期监测血脂、血糖等指标。出现胸痛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