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可通过症状自测结合医学检查初步判断,但确诊需依赖心电图等专业手段。
一、常见症状自测:
典型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突发的停顿感或撞击感,可能伴随头晕、乏力。发作时可尝试测量脉搏,若发现脉搏节律不规律如忽快忽慢、漏跳或静息心率持续>100次/分、<60次/分需警惕。部分患者会在夜间平卧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或运动后出现异常心慌,这些均为重要预警信号。
二、病因与风险因素:
生理性因素包括情绪激动、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病理性因素涉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房颤等持续性心律失常。若症状发作时伴有胸痛、黑朦、晕厥,需立即就医排除恶性心律失常。
三、医学诊断方法:
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可捕捉发作时的心电异常,对于阵发性心律失常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超声能评估结构性心脏病,必要时需做运动负荷试验或电生理检查。部分遗传性心律失常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
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限制酒精及高咖啡因饮食。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若自测发现异常症状,建议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及持续时间,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镁、钾等矿物质对维持正常心律有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