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建议首诊妇科或妇产科。该疾病涉及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组织感染,主要就诊路径包括妇科门诊、生殖医学科或感染科会诊,具体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选择。
1、妇科门诊:
妇科是慢性盆腔炎的首选科室,医生会通过妇科检查评估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状态。典型诊断方式包括双合诊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测和盆腔超声,必要时进行衣原体、淋球菌等病原体筛查。对于轻中度患者,妇科可开具抗生素治疗并指导随访。
2、生殖医学科:
若伴有不孕或反复流产病史,需转诊生殖医学科评估输卵管通畅性。医生可能建议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宫腹腔镜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输卵管积水、粘连等后遗症。该科室可提供辅助生殖技术咨询,帮助解决生育障碍问题。
3、感染科会诊:
对于耐药菌感染或合并HIV等免疫缺陷患者,需感染科协同治疗。感染科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方案,监测肝肾功能及耐药性发展。特殊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盆腔炎,需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
4、疼痛门诊:
慢性盆腔疼痛持续超过6个月者可考虑疼痛专科。医生采用神经阻滞、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同时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鉴别诊断。认知行为疗法可能改善疼痛相关的焦虑抑郁状态。
5、急诊处理:
出现高热、剧烈腹痛或脓毒性休克等急症时,应立即急诊科就诊。急诊医生会进行血培养、CT等检查排除盆腔脓肿,必要时联合外科进行引流手术。静脉广谱抗生素治疗需在感染控制后转回妇科随访。
慢性盆腔炎患者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和久坐,温水坐浴可缓解下腹坠胀感。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鱼肉、西兰花等有助于组织修复。规律有氧运动如瑜伽、快走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但急性发作期应暂停。注意性生活卫生,治疗期间使用避孕套防止交叉感染,建议伴侣同步检查。每月记录症状变化和月经周期,复诊时携带详细病史资料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