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过多可通过奥美拉唑、铝碳酸镁、雷尼替丁等药物缓解,通常由饮食刺激、精神压力、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
1、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减少胃酸分泌,适用于胃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兰索拉唑作用时间更长,可维持胃内pH>4达18小时。泮托拉唑对肝药酶影响小,适合长期用药患者。
2、抗酸剂:
铝碳酸镁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膜,起效迅速但持续时间短。氢氧化铝凝胶能吸附胃蛋白酶,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便秘。复方制剂如胃舒平含颠茄浸膏,兼具解痉作用。
3、H2受体拮抗剂:
雷尼替丁抑制组胺介导的胃酸分泌,餐前服用效果更佳。法莫替丁作用强度是西咪替丁的40倍,对夜间酸突破现象控制较好。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头痛或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4、胃黏膜保护剂:
硫糖铝在溃疡面形成屏障,需空腹服用避免与抑酸剂同服。枸橼酸铋钾可杀灭幽门螺杆菌,服药期间舌苔可能变黑。前列腺素衍生物如米索前列醇能增加黏液分泌,但可能引起子宫收缩。
5、促动力药物:
多潘立酮加速胃排空减少反流,与抗酸药联用效果更佳。莫沙必利通过5-HT4受体促进胃肠蠕动,不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甲氧氯普胺可能透过血脑屏障导致嗜睡,老年人应减量使用。
胃酸过多患者日常需避免浓茶、咖啡及高脂饮食,选择苏打饼干、燕麦粥等碱性食物。餐后1小时内保持直立位,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持续症状超过2周或出现呕血黑便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