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梅毒可以预防。通过规范的产前检查和及时治疗孕妇梅毒感染,能有效阻断病原体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一、孕前筛查与干预:
育龄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若确诊感染需完成足疗程青霉素治疗,治愈后间隔3-6个月再考虑妊娠。早期规范治疗可使孕妇血清抗体转阴,从根本上消除垂直传播风险。
二、孕期规范管理:
所有孕妇需在首次产检时接受梅毒筛查,阳性者需立即启动治疗。妊娠16周前完成青霉素注射能有效预防胎儿感染。对于高风险人群,孕晚期需重复检测,新生儿出生后需进行血清学追踪。
三、新生儿期防护措施:
母亲未完成规范治疗的新生儿,需接受预防性青霉素治疗。母乳喂养不会传播梅毒螺旋体,但需确保母亲乳房无活动性皮损。密切监测婴儿血清抗体滴度变化,6个月内未转阴需重新评估。
预防先天性梅毒需建立三级防控体系。育龄夫妇应主动参与婚检孕检,医疗机构需落实孕期梅毒筛查全覆盖,卫生部门需加强高危人群健康宣教。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妊娠期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营养,出现生殖器溃疡等可疑症状立即就医。新生儿护理需注重皮肤清洁与免疫接种,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发现骨骼异常、肝脾肿大等症状及时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