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音神经性耳聋需根据病因及听力损失程度评估严重性,轻度听力下降可通过助听器补偿,重度需人工耳蜗植入。该病可能由噪声暴露、耳毒性药物、遗传因素、突发性耳聋、老年性退化等原因引起。
1、噪声损伤:
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噪音会导致毛细胞不可逆损伤,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建议使用降噪耳机、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职业暴露者需佩戴防护耳塞。
2、药物毒性: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损伤耳蜗毛细胞,水杨酸盐类药品也可能引起可逆性耳鸣。用药期间需监测听力,发现异常及时停药。
3、遗传因素:
GJB2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耳聋占遗传性耳聋50%,表现为婴幼儿期进行性听力丧失。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早期干预有助于语言发育。
4、突发性耳聋:
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72小时内单侧听力骤降伴耳鸣眩晕。需在发病72小时内使用糖皮质激素、银杏叶提取物、巴曲酶等药物进行抢救性治疗。
5、老年性聋:
随年龄增长出现的螺旋神经节细胞退化,多从60岁开始双侧对称性高频听力下降。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能延缓进展,重度者需配置数字编程助听器。
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减少血管因素影响,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改善微循环,避免用力擤鼻防止内耳压力突变。听力下降超过40分贝或影响日常交流时,应及时至耳鼻喉科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排除听神经瘤等占位性病变。突发性耳聋患者建议住院接受高压氧治疗,选配助听器前需完成言语识别率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