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癌的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当出现排尿困难、血尿或尿道肿块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
一、临床症状初步判断:
尿道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排尿疼痛、尿线变细、尿频尿急等。血尿是常见表现,部分患者可触及尿道局部硬结。男性患者可能伴随阴茎异常勃起或尿道口分泌物。女性患者可能出现尿道口肿物或外阴不适。这些症状需与尿道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鉴别。
二、影像学检查手段:
超声检查可初步评估尿道壁结构异常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CT或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淋巴结转移,对分期有重要价值。尿路造影可观察尿道狭窄或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尿道黏膜病变,同时进行活检取材。
三、病理确诊金标准:
通过尿道镜或手术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依据。活检可明确肿瘤病理类型,常见为尿路上皮癌,少数为鳞状细胞癌或腺癌。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细胞学检查对早期病变筛查有一定意义,但阳性率较低。
确诊后需评估全身状况,完善胸腹盆CT、骨扫描等检查明确分期。日常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及辛辣刺激饮食。适度饮水稀释尿液,减少尿道刺激。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及影像学,监测复发迹象。出现排尿异常或肉眼血尿应立即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