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找药品 >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逸舒制药

逸舒甘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逸舒甘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处方药

逸舒甘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
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
2.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
3.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
4.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
5.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等。
6.其他感染:外伤、烧伤及手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必要时合用甲硝唑)、乳腺炎、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以及五官科感染等。

生产企业:广东逸舒制药有限公司

通用名称: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品牌名称:逸舒甘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009(前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看)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200mg~300mg,分2~3次口服。病情较重者,每日最大剂量可增至600mg,分3次口服。另外,可根据感染的种类及症状适当增减。

功能主治: 手术 厌氧菌感染 感染 传染性脓疱病 扁桃体周围脓肿 咽喉炎 泌尿系统感染 前列腺 前列腺炎 扁桃体炎 附件炎 盆腔炎 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细菌性痢疾 肾盂肾炎 烧伤 伤寒 乳腺炎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 肛周脓肿 副伤寒 腹腔感染 肺炎 附睾炎 胆囊炎 胆管炎 肠炎 复杂性尿路感染 软组织感染

手机浏览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逸舒甘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注意事项

内容
介绍
逸舒甘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副作用一般包含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下: 1.消化系统:有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食欲不振,腹痛﹑消化不良等。 2.过敏症:偶有浮肿﹑荨麻疹﹑发热感﹑光过敏症以及有时会出现皮疹﹑搔痒﹑红斑等症状。 3.神经系统:偶有震颤﹑麻木感﹑视觉异常﹑耳鸣﹑幻觉﹑嗜睡,有时会出现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 4.肾脏:偶见血中尿素氮上升。 5.肝脏: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如血转氨酶增高﹑血清总胆红素增加等。 6.血液:有时会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等。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1~.%之间,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迅速消失。如发觉异常时应注意观察,必要时可停止用药并进行适当处置。孕妇及哺乳期: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本品为盐酸左氧氟沙星,其活性成份为左氧氟沙星,文献报道的左氧氟沙星的相关情况如下: 包括左氧氟沙星在内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引起某些种属动物的幼体发生关节病变和骨/软骨病变。对儿童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老人:本品为盐酸左氧氟沙星,其活性成份为左氧氟沙星,文献报道的左氧氟沙星的相关情况如下: 1.老年患者在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例如左氧氟沙星期间,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肌腱断裂)的风险增加。在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患者中,这个风险进一步增加。肌腱炎或肌腱断裂可累及踵部、手部、肩部或其他肌腱部位,并可在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发生。曾报告了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束后几个月发生的病名。在老年患者,尤其是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必须慎用左氧氟沙星。必须将这些潜在的副作用告知患者,如果出现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的任何症状,建议停止左氧氟沙星治疗,并与医疗保健人员取得联系。 2.在Ⅲ期临床试验中, 1,945名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26%)年龄≥ 65岁,1081名(14%)年龄介于65至74岁之间,864名(12%)年龄等于或大于75岁。这些患者和年龄较小患者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明显差异,但并不能排除某些老年患者的敏感性可能会更高。 3.上市报告中,已有与左氧氟沙星有关的严重,甚至致命的肝毒性。主要的致命性肝毒性报告发生在65岁或更大年龄中,且大多没有过敏反应。如果患者有肝炎的症状或指症应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 4.老年患者可能对QT间期的药物相关性作用更敏感。因此同时使用左氧氟沙星和某些可以导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例如IA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或存在尖端扭转型室速危险因素(如已知QT间期延长、顽固性低血钾)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应谨慎。 如果考虑肌酐清除率的差异,那么青年受试者和老年受试者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没有显著差别。但是由于左氧氟沙星大部分是从肾脏排泄的,因此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发生药物毒性反应的危险性较高。而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选择剂量时应特别谨慎,而且需要同时监测肾功能。等。更多关于逸舒甘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的使用禁忌与详细注意事项请查看下列复禾医药为您整理的科普文章。

热门药品

知名品牌

搜索热点

品牌
介绍

广东逸舒制药有限公司

2905人关注

公司位于风景秀丽的广东肇庆鼎湖山下,成立于二000年十月,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厂区占地30000平方米,建有固体制剂车间2000平方米,化学合成原料药车间1800平方米,办公化验楼1600平方米,仓库1300平方米,并有供电、供水、消防、燃油锅炉、道路、...

前往企业主页

逸舒制药旗下药品

更多

药品推荐排行榜

更多

热门药企

更多

注意事项资讯排行

更多

1胎儿血管畸形是什么样子的

格列卫即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用药期间能否接种新冠疫苗,需视病情、免疫功能等因素,不能一概而论。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属于新一代靶向性抗癌药,目前临床上无数据证明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与新冠疫苗相遇后会发生冲突,影响各自的药效。但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常用来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用药指南

2治疗流感病毒的药物有哪些 有什么药物能控制流感病毒

在患上流感之后,很多患者的身体就会出现浑身没劲,全身疼痛,流鼻涕,呕吐和高热不退等多种不适症状,甚至还有个别患者因此出现休克和死亡的严重情况。面对流感的严重症状和危害,患者就需要了解一些治疗流感有效的药物,这样才能在流感发生时及时服药,避免流感变得越来越严重。
用药指南

3快克和感冒清热颗粒能一起吃吗 快克和感冒清热颗粒的功效

快克和感冒清热颗粒的功效快克又叫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一般不能和感冒清热颗粒一起吃。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为西药,其组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咖啡因,临床上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流鼻涕、四肢酸痛、打喷嚏、鼻塞、
用药指南

4舒秘胶囊治便秘有副作用吗 舒秘胶囊效果好吗

舒秘胶囊主要由芦荟组成,具有清热通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腹胀、口苦、小便黄赤等肠燥便秘的患者。舒秘胶囊治便秘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比较小,主要包括引发气虚体弱、加重便秘。1、引发气虚体弱:如果患者属于气虚秘、血虚秘等虚证便秘,大便并不干结,甚至
用药指南

5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效果好吗 这种药有副作用吗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属于复方制剂。主要是含有盐酸异丙嗪,再就是愈创木酚磺酸钾、氯化氨,这些成分主要是用于感冒以及过敏性支气管炎造成来的咳嗽。成人常用量一般都是一天三到四次,一次五到十毫升。在应用过程当中有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少数病人有可能会表现出困倦,
用药指南

6锌布颗粒和布洛芬可以一起吃吗?会有不良反应吗?

锌布颗粒通常指复方锌布颗粒,布洛芬通常指布洛芬片或布洛芬胶囊等。锌布颗粒和布洛芬一般情况下不可以一起吃,因为两者药物成分有重叠,一起吃时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锌布颗粒属于复方制剂,药物成分包括葡萄糖酸锌、马来酸氯苯那敏、布洛芬,故锌布颗粒中含有布洛芬的成分,
用药指南

7荆防颗粒能和奥美拉唑一起吃吗 荆防颗粒服用注意事项

荆防颗粒一般是可以和奥美拉唑一起服用的,并不会造成影响,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不能够盲目地用药。在使用药物之前,还需要详细的阅读药用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禁忌人群,如果是属于经济人群一般是不可以使用的,以免出现药物过敏的症状。荆防颗粒是属于一种比较常
用药指南

8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能一起吃吗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退烧药吗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不能一起吃,是因为这两种药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是都是同样的作用机制,都属于非载体类的解热镇痛药。一旦要是两个药一起吃,就会导致作用过强,同时会带来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增加。如果作用过强,可能会导致人体出汗过多,丢失水分过多导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副作用方面,如果两个药一起吃有可能会导致明显的胃肠道功能的损伤,可以出现溃疡性的病变甚至消化道出血,另外肝功能、肾功能损害的风险也会增加。
用药指南

9沙丁胺醇气雾剂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现在大多数的药物都会使用很多不同的药材来制成来可以治疗更多病症,当下都开始把中西药结合以达到最好的药效,事实证明,科学家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一样接一样的新型药物被研制出来。那么,沙丁胺醇气雾剂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沙丁胺醇气雾剂注意事项如下:1.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患者应慎用;2.长期使用可形成耐药性,不仅疗效降低,且有加重哮喘的危险,因此对经常使用本品者,应同时使用吸入或全身皮质类
用药指南

10消炎镇痛膏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几点呢?

消炎镇痛膏的主要成分为丁公藤,麻黄,当归,白芷,乳香,肉桂油,薄荷脑等。辅料为橡胶、松香。消炎镇痛膏是慢性软组织扭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消炎镇痛膏含多种药物,能渗透入皮下组织,具有镇痛、消肿等作用。可用于神经痛、风湿痛、关节痛、肩痛、肌肉酸痛、跌打损伤等。那么消炎镇痛膏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几点呢?消炎镇痛膏的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2、皮肤破伤处不宜使用。3、皮肤过敏者停用。4、本品含盐酸苯海拉
用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