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松弛是常见原因,多见于产后女性或中老年人。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日坚持收缩肛门和尿道肌肉3秒后放松,重复10次为一组,每天练习3组。电刺激治疗通过仪器辅助激活盆底肌,需在专业机构进行。症状严重者可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采用聚丙烯吊带加强尿道支撑。
二、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导致尿急漏尿,可能与神经系统调控异常有关。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能减少膀胱不自主收缩,但可能引起口干等副作用。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可松弛逼尿肌,更适合合并高血压患者。行为训练包括定时排尿和延迟排尿练习,逐步延长排尿间隔至2-3小时。
三、混合型尿失禁:
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症状时,需结合尿动力学检查明确主导因素。联合使用盆底肌训练和膀胱训练效果更佳,药物治疗需避免M受体拮抗剂与β3激动剂联用。顽固性病例可考虑膀胱起搏器植入术,通过骶神经调节改善排尿控制。
日常需控制体重减轻腹部压力,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膀胱。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穿着棉质透气内裤预防感染,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会阴。可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判断类型,包括漏尿时间、尿量及诱因。绝经后女性阴道雌激素软膏能改善尿道黏膜萎缩,但需定期评估子宫内膜情况。长期咳嗽或便秘需积极治疗,减少腹压增高的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