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肠道细菌感染的症状

发布时间:2025-10-05 08:12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肠道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脱水等。肠道细菌感染通常由沙门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引起,可能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

1、腹痛

腹痛是肠道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肠道黏膜受细菌毒素刺激引发肠痉挛,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缓解,持续剧烈腹痛需警惕肠穿孔等并发症。

2、腹泻

细菌感染导致肠黏膜分泌异常,出现水样或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可达十余次。轮状病毒等病原体还会破坏肠绒毛,影响水分吸收。腹泻期间应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高糖饮食加重渗透性腹泻。

3、发热

细菌内毒素激活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体温可升至38-39℃。伤寒沙门菌感染可能出现稽留热,伴相对缓脉。儿童高热易诱发惊厥,需及时采用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解热镇痛药。

4、恶心呕吐

细菌毒素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早期可能出现厌食、反胃。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可直接引发喷射性呕吐。频繁呕吐者需少量多次补充电解质,防止代谢性碱中毒。

5、脱水

持续腹泻呕吐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表现为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眼窝凹陷。婴幼儿前囟凹陷是重度脱水征兆。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监测血钾水平。

肠道细菌感染患者应选择低渣、低脂的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后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染物。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表现时,须立即就医进行粪便培养及药敏试验。老年人与婴幼儿需特别关注尿量变化,预防急性肾损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大脚趾指甲旁边疼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