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乳糖不耐受主要表现为进食含乳糖食物后出现腹胀、腹泻、肠鸣音亢进、恶心呕吐等胃肠不适症状。乳糖不耐受可能与遗传因素、肠道菌群紊乱、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妊娠期激素变化、既往胃肠疾病等因素有关。
1、腹胀
孕妇进食牛奶等乳制品后出现腹部胀满感,多因未消化的乳糖在结肠发酵产气所致。建议选择低乳糖酸奶或舒化奶,分次少量饮用,避免空腹摄入乳制品。严重腹胀时可热敷腹部缓解症状。
2、腹泻
典型表现为水样便或稀便,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这与乳糖在肠道内形成高渗透压环境有关。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可口服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
3、肠鸣音亢进
腹部可闻及明显气过水声,伴随阵发性肠绞痛。建议采取膝胸卧位缓解肠痉挛,避免摄入冰镇乳制品。症状持续不缓解需排查是否合并肠易激综合征。
4、恶心呕吐
部分孕妇会出现反酸、嗳气等反流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进食障碍。建议选择低脂乳制品,饮用时加入谷物延缓胃排空。反复呕吐需警惕妊娠剧吐可能。
5、营养缺乏
长期回避乳制品可能导致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通过食用豆腐、深绿色蔬菜、钙强化食品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D3片等钙剂。
孕妇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时,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识别致敏食物,优先选择发酵乳制品如奶酪、酸奶等。烹饪时可用植物奶替代牛奶,确保每日摄入足够优质蛋白。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在产科和营养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必要时补充乳糖酶制剂。定期监测血钙和骨密度,预防妊娠期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