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检查建议在孕晚期或新生儿出生后进行。该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风险,孕晚期检查可提前制定干预方案,新生儿出生后检查则用于确诊和治疗。
孕晚期通常在妊娠28-32周进行首次ABO溶血筛查,若母亲为O型血而父亲为非O型血,或既往有新生儿溶血病史,需增加检查频次。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IgG抗A/B抗体效价,可预测胎儿发生溶血的可能性。抗体效价超过1:64时需密切监测,若达到1:128以上,可能需采取宫内输血等干预措施。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完成血型鉴定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若出现黄疸进展快、血红蛋白低于145g/L等溶血表现,需进一步检测胆红素水平和网织红细胞计数。轻度溶血可通过蓝光照射治疗,重度溶血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换血疗法。
日常护理需注意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和程度,保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哺乳期母亲应避免食用可能加重溶血的食物,如蚕豆等。定期随访血常规和肝功能,溶血患儿需补充铁剂和叶酸纠正贫血。适当进行婴儿抚触和被动操,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