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尿动力学检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5-05-25 13:42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尿动力学检查主要通过测量膀胱和尿道的压力变化评估排尿功能,具体流程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测定、尿道压力测定、肌电图检查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五个步骤。

1、尿流率测定:

患者需在专用设备上自然排尿,仪器记录尿流速度、排尿时间及尿量。检查前需饮水使膀胱充盈,过程中避免人为干扰排尿。该数据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排尿无力或尿道梗阻。

2、膀胱压力测定:

通过尿道插入细导管至膀胱,灌注生理盐水并同步记录膀胱内压力变化。检查分为充盈期和排尿期,可检测膀胱感觉功能、稳定性及收缩能力。操作可能引起短暂不适,但通常可耐受。

3、尿道压力测定:

使用特殊导管沿尿道移动,测量各段尿道在静息和用力时的压力值。重点评估尿道括约肌功能,对压力性尿失禁或尿道梗阻有诊断价值。女性患者需避开月经期进行检查。

4、肌电图检查:

在肛门周围贴附电极片,监测排尿时盆底肌群的生物电活动。可发现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等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检查前需清洁皮肤以减少干扰信号。

5、影像尿动力学:

在X光或超声监视下同步进行压力测定,能直观显示膀胱尿道形态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适用于复杂病例,需提前排除造影剂过敏情况。

检查前3天应停用影响排尿功能的药物,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完成检查后需增加饮水量预防尿路感染,24小时内可能出现轻微尿频或灼热感属正常反应。若出现持续血尿、发热需及时就医。日常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控制能力,避免咖啡因及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检查结果需由泌尿外科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解读,必要时需重复检查或补充其他泌尿系统检查。

上一篇:牙槽骨吸收的危害有哪些 下一篇:芪参益气滴丸不能和什么药一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