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可能导致月经紊乱、溢乳、不孕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骨质疏松和视力障碍。主要病因包括垂体瘤、药物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1、月经紊乱:
女性患者常见闭经或月经稀发,与泌乳素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有关。长期未治疗可能加重子宫内膜病变风险。建议通过血清泌乳素检测和垂体MRI明确病因,药物治疗首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
2、异常溢乳:
非哺乳期出现单侧或双侧乳房溢乳,液体多呈乳白色。需排除乳腺导管病变,约30%患者伴随乳房胀痛。临床需结合激素六项检查与乳腺超声鉴别诊断。
3、生育障碍:
高泌乳素会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男性患者表现为性欲减退和精子质量下降。备孕人群需监测排卵功能,部分患者通过药物调控后可恢复自然受孕能力。
4、骨质疏松:
长期雌激素水平低下易导致骨量减少,绝经前女性腰椎骨折风险增加2-3倍。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骨质流失。
5、视力损害:
垂体大腺瘤压迫视交叉时,可能出现视野缺损或视力模糊。需急诊处理肿瘤占位效应,经蝶窦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持续监测激素水平。
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和剧烈运动刺激乳房,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建议每3-6个月复查泌乳素水平,育龄期女性需注意避孕直至激素稳定。日常可适量食用豆浆、燕麦等植物雌激素食物,但需避免与药物同服影响吸收。出现头痛、视野变化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