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梅毒通常无明显症状,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
隐性梅毒指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未出现典型临床表现的阶段,分为早期隐性感染后2年内和晚期隐性感染超过2年。诊断主要依赖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如RPR、TRUST和特异性抗体试验如TPPA、TPHA的联合检测。早期隐性梅毒传染性强,晚期隐性梅毒可能累及心血管或神经系统。
一、实验室检测方法:
非特异性抗体试验用于筛查,阳性结果需通过特异性抗体试验确认。两种试验均阳性可确诊隐性梅毒。若出现假阳性如妊娠、自身免疫疾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脑脊液检查适用于疑似神经梅毒者。
二、高危人群筛查建议:
多性伴侣者、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者应定期筛查。孕妇需在孕早期进行梅毒筛查以预防母婴传播。既往梅毒治疗史者应随访血清学指标,观察抗体滴度变化。
确诊隐性梅毒后需规范治疗,常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直至转阴或维持低滴度。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检测和治疗,使用安全套可降低传播风险。治疗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晚期隐性梅毒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