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感染多数情况下可以母乳喂养,但需结合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综合判断。
1. 感染类型与母乳喂养建议:
细菌性感染如乳腺炎在规范治疗期间通常不影响哺乳。哺乳行为本身有助于疏通乳腺管,缓解乳汁淤积症状。病毒性感染需,如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哺乳时需佩戴口罩并严格洗手。艾滋病病毒存在母婴垂直传播风险,需完全避免母乳喂养。
2. 用药安全评估:
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时不影响哺乳,这些药物进入乳汁的比例低于0.1%。甲硝唑用药期间需暂停哺乳12-24小时。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在医师指导下可安全使用。哺乳期禁用四环素类、氯霉素等可能影响婴儿发育的药物。
3. 感染防控措施:
哺乳前用温水清洁乳房及双手,乳头皲裂时使用羊毛脂软膏保护。体温超过38.5℃需暂停哺乳并及时排空乳汁。母婴同室需保持空气流通,呼吸道感染者哺乳时应避免对着婴儿呼吸。乳汁细菌培养阳性者需暂停亲喂,巴氏消毒后可瓶喂。
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代谢产物排出,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哺乳期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热量摄入,优先通过全谷物、深色蔬菜补充B族维生素。感染期间暂缓剧烈运动,可进行凯格尔训练增强盆底肌功能。每2-3小时规律排空乳汁,使用冷热交替外敷缓解乳房胀痛,发现乳汁性状改变或持续发热需及时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