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治疗房颤有什么药物

发布时间:2025-04-09 09:48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房颤可通过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控制心室率药物等方式治疗。房颤通常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酗酒等原因引起。

1、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恢复窦性心律,普罗帕酮通过阻滞钠通道减少异常电活动,索他洛尔兼具β受体阻滞和钾通道阻滞作用。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能引发心动过缓或QT间期延长。

2、抗凝治疗: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预防血栓,利伐沙班直接抑制Xa因子,达比加群酯选择性阻断凝血酶。抗凝治疗需定期监测INR值,出血风险较高者需评估获益风险比。

3、心室率控制:美托洛尔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减慢房室结传导,地尔硫卓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肌收缩力,地高辛增强迷走神经张力。控制目标为静息心率60-100次/分,运动时不超过110次/分。

4、上游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可减轻心房纤维化,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作用。这类药物适用于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

5、节律控制:对于阵发性房颤,氟卡尼可短期转复心律;持续性房颤患者可考虑决奈达隆维持窦律。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评估导管消融或左心耳封堵术等介入治疗。

房颤患者需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每日监测脉搏节律,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者建议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肥胖患者需减轻体重。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心悸加重或晕厥立即就医。

上一篇:龟头发炎用什么药 下一篇:孕妇铜营养状况异常在饮食上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