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胶囊内镜检查

发布时间:2025-04-25 14:27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胶囊内镜检查适用于常规内镜难以到达的小肠病变评估,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克罗恩病疑似症状、肿瘤筛查或吸收不良综合征时需考虑该检查。

1、消化道出血:

反复黑便或呕血经胃镜结肠镜未发现出血源,可能提示小肠血管畸形、溃疡或肿瘤。胶囊内镜能清晰显示小肠黏膜的毛细血管扩张、Dieulafoy病变等出血灶,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确保视野清晰。

2、慢性腹痛排查:

持续3个月以上的脐周疼痛伴体重下降,需排除小肠炎症或梗阻。胶囊内镜可发现非特异性溃疡、肠结核等病变,检查后需观察胶囊排出情况,肠梗阻患者禁用。

3、克罗恩病评估:

腹泻伴肛周脓肿患者需明确病变范围。胶囊内镜能识别跳跃性分布的纵行溃疡和铺路石样改变,活动期患者可能出现胶囊滞留风险,需先行CT小肠造影评估狭窄。

4、肿瘤筛查指征: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需定期监测。胶囊内镜可检出传统影像学遗漏的小肠息肉,对于直径>1cm的病灶建议后续双气囊小肠镜活检。

5、吸收不良诊断:

顽固性腹泻合并低蛋白血症需鉴别乳糜泻。胶囊内镜可见小肠绒毛萎缩呈马赛克样改变,检查前两周需保持正常gluten饮食以提高检出率。

检查前24小时需低纤维饮食,推荐食用白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检查后避免剧烈运动直至胶囊排出,每日摄入30g膳食纤维促进排泄。胶囊滞留高风险患者可选择Patency胶囊测试,疑似克罗恩病活动期可配合粪便钙卫蛋白检测提升诊断准确性。

上一篇:导致急性根尖周炎的因素 下一篇:美沙拉秦肠溶片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