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时机需根据视力下降程度及日常生活需求决定,当视力低于0.3或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时建议手术。
一、手术时机的临床判断标准:
白内障手术并非越早越好,需结合患者实际用眼需求。若晶状体混浊导致矫正视力低于0.3,或出现眩光、复视等症状影响阅读、驾驶等日常活动,即可考虑手术。对于从事精细工作的患者,即使视力未降至0.3,但已影响工作效能时也可提前干预。需注意,过晚手术可能增加晶体核硬化风险,导致手术难度增大。
二、不同发展阶段的手术考量:
初发期白内障若未显著影响视力,可通过佩戴防蓝光眼镜、补充叶黄素等营养素延缓进展。未成熟期是较理想的手术阶段,此时晶体囊膜弹性较好,超声乳化手术更易实施。过熟期白内障可能诱发青光眼或葡萄膜炎,需限期手术。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需先控制原发病稳定后再行手术。
术后三个月内需避免揉眼、剧烈运动及污水入眼,遵医嘱使用抗炎滴眼液。日常建议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多摄入深色蔬菜补充抗氧化物质,每周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定期复查眼底情况,尤其糖尿病患者需监测黄斑功能。保持用眼卫生,连续用眼40分钟后应远眺放松,夜间阅读需保证充足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