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拉肚子可能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因素:摄入不洁食物或过敏原刺激肠道黏膜,导致渗透性腹泻。生冷辛辣食物、乳糖不耐受、过量咖啡因均可诱发。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已知过敏原,选择低渣低脂饮食有助于缓解症状。
2、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侵袭肠道上皮细胞,造成分泌性腹泻。多伴随低热、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保持电解质平衡,口服补液盐可预防脱水,病程通常自限性3-7天。
3、细菌感染:沙门氏菌、志贺菌产生的肠毒素引发渗出性腹泻。可能与进食未煮熟海鲜、隔夜饭菜有关,常伴里急后重感。严重者需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阿奇霉素。
4、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敏感度增高引发功能性腹泻,精神压力、睡眠不足可能加重症状。低FODMAP饮食可减少产气,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能调节菌群平衡。
5、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导致慢性腹泻,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有关。典型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体重下降。需肠镜检查确诊,治疗采用美沙拉嗪、硫唑嘌呤等免疫调节剂,重症需肠段切除术或造瘘术。
每日摄入足够水分,选择香蕉、苹果泥等低纤维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需及时消化科就诊,儿童及老年人更需警惕脱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