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注射治疗、物理疗法等方式缓解疼痛。该疾病通常由前臂伸肌肌腱过度使用、重复性劳损等因素引起。
1、口服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避免长期连续使用超过7-10天。合并消化道疾病者建议选择COX-2抑制剂。
2、外用药物:局部涂抹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剂或水杨酸甲酯乳膏,通过皮肤渗透发挥抗炎作用。每日涂抹3-4次,配合按摩可增强吸收效果。避免接触眼部和破损皮肤。
3、注射治疗:顽固性疼痛可采用皮质类固醇如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进行痛点注射,每年不超过3次。注射后需保持24小时局部干燥,可能出现短暂皮肤色素脱失或脂肪萎缩。
4、辅助用药:肌松剂如盐酸乙哌立松可缓解肌肉痉挛,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支具制动,慢性期建议逐步恢复功能性锻炼。
5、联合疗法:冲击波治疗配合超声波可促进肌腱修复,低强度激光疗法改善局部微循环。康复阶段进行离心性力量训练,如橡皮筋阻力练习、握力器锻炼。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拧毛巾等重复动作,工作时佩戴肘关节护具。烹饪时改用轻质厨具,电脑操作保持前臂与手腕水平。每周进行2-3次前臂伸肌拉伸,如手腕背伸保持15秒/次。游泳和瑜伽有助于增强上肢肌肉协调性,水温建议保持在28-32℃。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适量摄入深海鱼油减少炎症反应。睡眠时避免肘关节受压,枕头高度以8-12厘米为宜。症状持续超过6周或出现夜间静息痛,需进行肌电图检查排除神经卡压。